
▲3月13日11时,灵河高速。高速五支队一大队民辅警巡逻至虎鼻收费站时,发现一位老人驾驶电动三轮车在匝道逆向行驶。经了解,老人是附近乡镇防火巡逻队员,因接到附近火警信息,便驾驶三轮车“闯入”高速公路寻找火源。民警立即护送其安全驶离,同时对防火巡逻队开展宣传教育,避免类似危险行为再次发生。
老年驾驶人面临挑战
生理机能衰退
视力问题:老年人易出现老花眼等视力问题,对光线变化的适应力降低,难以清晰分辨交通标志、路况及其他车辆行人,在夜间或光线昏暗时开车风险更大。
听力障碍:听力下降使老年人难以及时听到警笛声、喇叭声等交通声音信号,不能准确判断声音方向和距离,影响对交通状况的判断和反应。
反应速度变慢:神经传导速度减缓,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下降,遇到突发状况时,踩刹车、打方向盘等操作的反应速度比年轻人慢,增加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身体柔韧性差:转头、侧身观察盲区的动作受限,开车时可能无法全面观察车辆周围情况,变道、倒车时易忽略盲区内的车辆或行人。
疾病与药物影响
疾病因素:老年人常患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开车时可能突然发病,如心绞痛发作、低血糖昏迷等,导致身体失控,危及行车安全。
药物副作用:服用的药物可能有嗜睡、头晕、乏力等副作用,如某些降压药、抗组胺药等,会影响驾驶能力,使老年人在开车时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力下降。
心理与认知变化
认知能力减退:可能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反应迟钝等问题,开车时难以快速处理复杂的交通信息,如错过路口、忘记交规等。
心理压力与焦虑:面对复杂交通状况,如高峰时段堵车、高速行驶等,老年人可能会感到紧张、焦虑,进而影响驾驶操作,甚至因过度紧张出现操作失误。
老年驾驶人最新规定
2025年1月1日起,驾驶人年龄限制有所调整,特别是针对A、B类驾驶证驾驶人,这一变化将直接影响到众多老年驾驶人员。
年龄上限调整
年龄在63周岁以上的,不得驾驶大型客车、重型牵引挂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轮式专用机械车、无轨电车和有轨电车。持有大型客车、重型牵引挂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驾驶证的,应当到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或者核发地以外的车辆管理所换领准驾车型为小型汽车或者小型自动挡汽车的机动车驾驶证,其中属于持有重型牵引挂车驾驶证的,还可以保留轻型牵引挂车准驾车型。但年龄在63周岁以上,需要申请继续驾驶大型客车、重型牵引挂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轮式专用机械车、无轨电车和有轨电车,通过记忆力、判断力、反应力等能力测试的,可以在年满63周岁前一年内向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或者核发地以外的车辆管理所申请延长原准驾车型驾驶资格期限,延长期限最长不超过三年。
老年驾驶人如何出行更安全?
NEWS
驾车指南
一、
出行前准备
01
身体检查
定期体检:老年人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体检,涵盖视力、听力、血压、血糖、心脏功能和神经系统检查。视力需确保能清晰识别交通标识和信号,听力要能察觉周围车辆的喇叭声、警笛声等。血压、血糖不稳定或心脏功能不佳,可能导致驾驶中头晕、乏力,影响安全。若体检发现问题,应遵循医嘱治疗或调整驾驶计划。
了解药物影响:许多老年人需长期服药,出行前务必了解所服药物是否有嗜睡、头晕、反应迟钝等副作用。如某些镇静类、抗组胺类药物会抑制中枢神经,服药期间驾车风险极高。若药物副作用明显,应咨询医生,调整服药时间或更换药物。
02
车辆检查
二、
驾驶过程要点
01
02
03
三、
其他注意事项
01
02
交警提醒
关注老年人安全出行
是责任也是义务
需要从你我做起
(编辑:李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