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时政 交通 交警 公路 物流 汽车 民航 铁路 邮政 深度 财经 人物 地方新闻 舆情 车生活 新视野 法律法规 行业新闻

42+45=∞ 介休蓝天救援队的“生命方程式”

2025-03-06 12:04: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体:

    参加过600多次公益救援,既有本地的也有外省的,既有国内的也有跨国的。这是山西省介休市蓝天救援队用13年时间交上的公益答卷。

    42名队员,45名志愿者。当数字42与45相遇,产生的不是简单的加法。这支民间救援队用13年时间解开了独特的“生命方程式”,每个队员的“突围”轨迹,交汇成永不关停的生命信号。

                           资料图片。组织队员参加黄河水域冲锋舟驾驶训练。 

    李佳是介休市蓝天救援队第三任队长。他和蓝天结缘之前,是一个户外运动爱好者。2010年,有个驴友被困于介休市龙凤大峡谷。彼时,他为当地消防救援人员当了一次义务向导。

    当义务向导,让李佳有种小小的成就感。两年后,介休市蓝天救援队成立。“我对介休周边的山岳地形了解较多,如果加入救援队,至少也能尽点力。”如是,他就成了介休市蓝天救援队首批队员。

    2018年之前,李佳是个不折不扣的“旱鸭子”,所以他主攻山野救援和建筑物坍塌救援。同年,他自费系统学习了冲锋舟驾驶、潜水救援、激流水域救援、冰面救援等多项技能。

    2021年7月,运城市永济市6名学生于黄河边失联。接到当地救援队伍的电话求助后,李佳和7名队友紧急赶往现场,与多支救援队伍协同开展搜救,他担任冲锋舟驾驶员。

    因为搜救水域太大,搜救工作困难很大。李佳介绍,黄河永济段河面宽阔,有的地方水浅导致冲锋舟搁浅,队员需要跳进水里推舟;烈日当空,很多队员都被晒爆了皮肤。

    找到最后一名失联学生那天,李佳和队友在直升机的指引下,顺着黄河往下游行舟100多公里,终于将其捞起,为此次救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像李佳一样从“旱鸭子”成长为“水中蛟龙”的队员还有很多。近年来,介休市蓝天救援队参加过河南抗洪(2021年7月)、介休抗洪(2021年10月)等攻坚战,搜救打捞落水人员上百人,多次受消防救援部门邀请开展水域救援专项培训。

    阴海风是介休市蓝天救援队副队长,她的另一个身份是当地建筑公司职工。因为经常在媒体上看到蓝天救援队的相关报道,2016年7月,她也加入救援队。

    别看阴海风说话不多、声音不高,其实她是一个难得的“多面手”,既能做好内勤、外联工作,也能驾驶冲锋舟搏击激流,还能在深山里负重徒步十几个小时执行救援任务。

    2024年9月21日,一名驴友在晋中市灵石县深山里摔伤被困。12时许接到求援电话时,阴海风和队友还未来得及吃午饭就匆匆集结,与当地森林消防员一起进山搜救。

    救援人员商定的行进方式是“从高处往下走”。其间,因为一处断崖阻挡,所有救援人员都要绕到一帘小瀑布的侧面,搭建绳索进行滑降。

    搭建绳索是阴海风的强项。此前,她曾自费前往青岛学习绳索救援技术。只是,她没有想到,忙活了三四个小时只是救援的开始。其后十几个小时里,她将负重三四十斤,整夜在山坡上徒步行进。

    返程期间,救援人员时而爬坡,时而走在两边都是悬崖的狭窄山脊上,体能消耗特别大。次日8时许,阴海风跟随其他队友返回停车点时感言:“这下子,终于体会到了什么是‘双腿像灌了铅一样’。”

    介休市蓝天救援队的87名队员和志愿者中,现有女性15名。在男性主导的救援领域,她们的每一步突破都写满了不易。旁人眼中的“柔弱”标签,被她们逐一撕碎。“救援看的是能力,不是性别,柔软与坚韧本就可以共生。”这是15名女性队员和志愿者都很喜欢的一句话。

    “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但87个人的力量合在一起是很大的。只要生命需要守护,我们的救援信号就永远在线。”李佳说,在生命方程式里,解出来的答案只有四个字:永不言弃。(完)

(编辑:李帅)

  • 山西要闻
  • 交通快报
  • 专题报道
  • 交警在线
  • 民航铁路
  • 邮政物流
  • 社会民生
图片文章
  • 太原市万柏林区九院沙河生态复流工程施工现场:有序作业

    太原市万柏林区九院沙

  • 乡宁县:为农民工提供免费技能培训

    乡宁县:为农民工提供

  • 永济:铺设滴灌设施 确保冬小麦长势良好

    永济:铺设滴灌设施 确

  • 太原公交主题定制婚车亮相街头

    太原公交主题定制婚车

  • 加紧生产

    加紧生产

  • 骑行爱好者在太原汾河景区健身赏景

    骑行爱好者在太原汾河

  • 春季义务植树

    春季义务植树

  • 建设正酣

    建设正酣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电话:18701088869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