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时政 交通 交警 公路 物流 汽车 民航 铁路 邮政 深度 财经 人物 地方新闻 舆情 车生活 新视野 法律法规 行业新闻

沿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看乡村振兴 太行天路助力“大交通”文旅发展促进百业兴

2025-03-06 10:25:04 来源:山西青年报 字体:

                                                                                   太行天路美景如画

 

 

    平顺太行天路是在平均海拔千米之上的山巅打造的一条旅游公路,全长约35公里,共189个弯,南起虹梯关,北至西井山,是太行山旅游板块中最为奇特壮观的旅游公路,也是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支线项目,串联起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周边的多个重点景区、网红道路、旅游村。

    公路通,百业兴。通过举办国际山地马拉松赛、药旅文化节等活动,平顺县成功将体育旅游和生态康养融合起来,激发带动了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也让这条山间公路成为真正的“网红路”“旅游路”“致富路”。

交通旅游融合案例 

    去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国铁集团共同遴选并公布了第二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名单,共有68个示范案例入选。平顺太行天路位列其中,为全省唯一。

    太行天路两旁千沟万壑,蜿蜒曲折的道路有时在山腰中盘旋,有时在山脊上延伸,两边云雾缭绕,自驾时如同行进在天宫中一般。

    八百里巍巍太行山,横亘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千百年来一直阻断着晋冀豫三省间的交通往来。面对这道无法逾越的天然屏障,数千年来,勤劳勇敢的先民们,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开凿出了8条穿越太行山的重要通道,古称“太行八陉”。新中国成立之后,世代居住在太行山区的人们,为了改变与世隔绝的闭塞面貌,克服重重困难,在太行山绝壁之上先后开凿出一条条通往外界的公路——挂壁公路,使天堑变成了通途,堪称现代版的“愚公移山”。挂壁公路是在悬崖峭壁上开凿而出的,一侧是坚硬的山体,一侧是如刀劈斧削的绝崖峭壁。公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人工开凿的天窗,可以让外面的自然光照进来。此类工程奇险、艰难,在中国筑路史上很少见,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和晋东南一带。虹梯关是曾经的天堑之地,如今以挂壁公路而闻名于世。蜿蜒在太行山峭壁上的虹梯关挂壁公路地处绝壁险境,公路与自然风光的完美融合,令人惊叹。  

传统古村落虹霓村 

    畅游太行天路,来到虹梯关,可以到隐于山间的传统古村落——虹梯关乡虹霓村,远离城市喧嚣,感受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虹霓村是我国第一批传统古村落,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明惠大师塔”,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古村落风貌定会让游客不虚此行。

    虹霓村虽然不大,却很有名气,古代曾是扼守着晋豫古道的兵家必争之地。据乾隆五十五年重修晋豫古道碑记载:“自古上党居天之脊,如黑云之在半天,而虹梯关又如虹霓之在半天,更居上党之脊……关在万山之巅,鸟道羊肠绵亘十数里,一夫当路万夫莫开,险莫其焉。”

    虹霓村被称为 “悬崖上的古村落”,这里靠山面河,村后是紫峰山,村前是虹霓河,河水从上游峡谷流出来,在村前倾泻于又一个峡谷中。这个峡谷齐崖断壁、刀劈斧削,水流至此仿佛被折断一般,飞流直下,气势磅礴,其声撼天地,虹霓辉映。整个村庄与周围的太行山脉组成一幅美丽动人的山水画卷。这里原本交通不便,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的开通,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便捷的交通加上旖旎的风光和秀丽的景色,让虹霓村吸引着无数游人,这里也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

    虹霓村的房屋建筑全部就地取材,用石板做屋顶,取石头垒墙壁,这也是太行山中之特色。弯曲的小巷两侧有许多老式民居,石街、石墙、石屋、石瓦,形成了虹霓村独特的自然景观。

    说到虹霓村,必然得提明惠大师塔,它是虹霓村历史的见证。明惠大师塔位于虹霓村旁,据清康熙三十二年本《平顺县志》记载:此地原有一座寺院名“海会院”,明惠大师曾是主持该院的高僧。现在海会院已不存,只留下一座明惠大师的灵骨舍利塔。塔为单檐九脊殿顶、亭阁式石塔,平面呈方形,青石雕砌,坐北朝南。明惠大师塔雕刻工艺上乘,为我国五代现存石塔所仅有,现保存基本完好,被《中国古代建筑史》引为典范之作,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踏青时节山花烂漫 

    每年3月,到太行蜿蜒之巅,自驾游太行天路,便能感受到南太行早早到来的春天,沿途无论是气势磅礴的山崖瀑布,还是小家碧玉般的茱萸花,都毫不吝啬地展示着它的美。

    在太行天路起点、浊漳河畔的石城镇,成片的山茱萸竞相绽放,远远望去,整株树上挂满了一把把明黄色的毛绒小伞,像是笼住了一树掉落的繁星般璀璨夺目。在短粗的总花梗和4片卵形的总苞片之上,朵朵小花呈放射状散开。一丛丛、一簇簇,金黄的花朵随风摇曳、鲜艳夺目,诗意地点缀着湖光山色,可以说是春天里的头道风景。

    每年3月开始,南太行就成了花的海洋。山脊、山崖、山涧,各种山花迎着春日的暖风次第开放。近处的农家与崖壁古村,还有垂直飞瀑、奇石名木,犹如一幅美妙的水墨画。

    也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已苏醒。太行天路串联起的一个个生态景区里,一些谷底的生物尚在懵懂间酝酿着舒展身姿。两侧裸露的岩壁垂直耸立,阻挡住了阳光,崖壁顶部的树木线条在背光处,仿佛成了山峰的睫毛。峡谷间,流水在平坦的地方形成了深深浅浅的水潭,颜色碧绿,流入层层叠叠的岩石间,又变成细流瀑布。这山、这水横亘于天地间,山水涵韵,眉宇传情,又如凌空书写的一道神来之笔浓墨重彩、恣意流泻,在云蒸霞蔚中若隐若现,在天高云淡间伟岸,在时光长河里旖旎。

     有兴趣春游的游客,3月便可安排上了。 

乡村振兴华丽蜕变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建设为沿线乡村振兴注入发展新动能。地处太行山巅、太行天路尽头的平顺县石城镇岳家寨村,就是这样一个依托旅游公路发展乡村旅游实现 “华丽蜕变”,进而点亮“乡村振兴梦”的“模板村”。

    面积16平方公里的岳家寨村,地理生态独特,自然风光优美,村域内“裸石擎天、悬潭飞瀑、彩虹映日、云雾缭绕”,被专家赞誉为“人间仙境、世外桃源”。然而,因地形和空间的限制,岳家寨村长期与外界隔绝,村民们虽守着“金饭碗”却过着苦日子。直到平顺县“村村通公路”政策的落实,这个曾经自给自足的小山村才逐渐向人们展现出美丽迷人的身姿。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建设,让游客畅游太行天路更加便捷,也为这个山村的发展焕发了新的生机。

    结合自身生态资源,岳家寨村以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为重要抓手,定位发展乡村旅游,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农耕体验、农业创意、乡村手工艺等农业特色产业,体验经济、电商经济、民宿经济等一批新业态破茧而出,真正使绿水青山转化成了金山银山。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助力沿线乡村打造如诗如画的风景,成为广大游客休闲观光的旅游目的地,让风景真正变成了“钱”景。

(编辑:李帅)

  • 山西要闻
  • 交通快报
  • 专题报道
  • 交警在线
  • 民航铁路
  • 邮政物流
  • 社会民生
图片文章
  • 太原市万柏林区九院沙河生态复流工程施工现场:有序作业

    太原市万柏林区九院沙

  • 乡宁县:为农民工提供免费技能培训

    乡宁县:为农民工提供

  • 永济:铺设滴灌设施 确保冬小麦长势良好

    永济:铺设滴灌设施 确

  • 太原公交主题定制婚车亮相街头

    太原公交主题定制婚车

  • 加紧生产

    加紧生产

  • 骑行爱好者在太原汾河景区健身赏景

    骑行爱好者在太原汾河

  • 春季义务植树

    春季义务植树

  • 建设正酣

    建设正酣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电话:18701088869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